《鹧鸪飞》原为湖南民间乐曲,其乐谱最早见于1926年严笛凡编的《中国雅乐集》,后以丝竹合奏、箫独奏等多种演奏形式在江南一带流传。传入上海以后,于本世纪初即衍变为江南丝竹乐曲,并成了当时上海丝竹团体国乐研究社的保留节目。《鹧鸪飞》衍化成江南丝竹乐曲以后,也就同别的丝竹曲一样,有了慢、中、快三种板式。不过,合奏时为了避免冗长,常常删去中板。
《鹧鸪飞》后经陆春龄加工改编,发展成具有浓郁江南风格的笛子独奏曲。在民间流传有原板《鹧鸪飞》和经过放慢加花的花板《鹧鸪飞》,陆春龄将后者再次放慢加花,作为乐曲的第一段,然后接快速的花板,前后两段形成变奏关系。此曲富于歌唱性,旋律优美细腻,流畅舒展,充分发挥了曲笛圆润丰满的音色特点。
乐曲通过对鹧鸪展翅飞翔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人们渴望自由和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悠扬抒情的慢板和流畅活泼的快板,使音乐富有层次和对比。在演奏中充分发挥了南方曲笛音色醇厚圆润、悠扬委婉的特点,并通过打音、颤音、赠音等技巧调饰曲调,以表现鹧鸪飞翔之态。如乐曲开始的四个长音,运用实指颤音、虚指颤音以及力度的变化,一下子就把鹧鸪展翅翻飞的艺术形象展现在听众面前。中段运用气息控制,通过力度的强弱对比,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鹧鸪忽远忽近、忽高忽低,纵情翱翔的姿态。乐曲最后运用越来越轻的虚拟颤音,给人以鹧鸪飞向天边,越飞越远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