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独奏曲《怀乡曲》是作曲家吉哲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晚期,为电影《北斗》谱写的一首插曲的基础上,经过扩充、修改而成的唢呐独奏曲。
乐曲以陕北民间音调为素材,描写一位民间艺人因生活和社会所迫,背井离乡,妻离子散,于悲痛、凄惶之际,拿起唢呐,面对家乡吹奏一首极其忧伤、悲凉和恋念、向往的乐曲,藉以倾诉流落他乡之苦,思念亲人之情怀和思归故土之期望。乐曲既有悲切、凄楚的倾诉,也有回忆与家人团聚的美好和喜悦,但更多则是描述背井离乡的哀怨与思归故土的急切心绪。乐曲由散板、慢板、中板和尾声四个部分组成。
散板是一个具有陕北民间音调特性的起兴材料由弱渐强时衍生出的激动旋律,当由快而慢的下行音调停落在清角音上时,显得冲动中含忧戚,予人以“断肠人在天涯”之感。继而又以由慢渐快的速度用分奏将动荡不定的音调由上而下推向高音“6”时,又显得激越中寓悲怆,宛若一个俳徊于黄土高坡衣着褴褛、容颜憔悴的漂泊者在怀念家乡时激起滚滚涌动的心潮。令人感到亲人离散的酸痛之苦,思归故里的焦灼之情,忧戚难安的悲切心绪油然而生。
慢板是一个由商调式构成的倾诉性段落。富有浓厚陕北民间音乐韵味的旋律,辗转迂回,如泣如诉。特别是旋律中多处出现的“4”、“7”两音及其些微的颤动;按音调起伏的时抑时扬;随情绪变换的或顿或挫,深化了哀愁、悲辛德感情色彩,给人以恸断肝肠之感。把一个背井离乡的民间艺人之境遇,怀念家人的心绪和思归故里的焦灼期盼,通过流动的音乐描绘得淋漓尽致。
中板,是慢板稍自由的收束句引发的与前段情绪对比的段落。此段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以前迄后起的“闯入”式弦法而构成起伏连绵,行云流水的旋律,予人以连绵中寓深情,苦难里含快活之感。如若主人公被愁肠满腹,凄惶不安的心绪所缠绕时所引动出的一缕欣忭之情,即回忆起与家人团聚时的美好和喜悦。中板的后半部分曲意的推衍。欢畅的音乐语调中,不时出现的呼应式句逗重复,及其分裂后形成的音调移位,以及音符繁密的分、连奏,显露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愉悦情绪,仿佛告诉人们:世上只有家人好,融融相依乐逍遥!然而当这种梦境般的美好回忆达到高潮而引出尾声时,这个唯一能使主人公感到欣喜的美梦,被残酷的社会现实惊醒了!
紧接着的尾声(散板),旋律铿锵有力、起伏迭宕,“6”音的八度大跳,下行音调“5432”的连续重复,迸发出激愤、昂扬的情绪,宛若漂泊者胸中滚动的心潮。继而翻高至极限音“2———”所引发出动荡不安的音调,有似一个因社会所迫而走投无路的受难者,在光秃秃的黄土高坡上,仰望苍穹,发出凄厉的呼号:“老天啊,何时才能回归故里?”然而呼天天不应,老天是无情的,不管百姓疾苦。乐曲的结尾句,是曲首起兴音调的变化再现。旋律通过渐慢渐弱的处理,特别是最后一音由筒音的高八度泛音吹出的方式,似予示着饱受磨难的民间艺人回归之路渺茫的前景。
《怀乡曲》问世以来,以其浓郁的地方风格和质朴感人的旋律,成功地刻画了一个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境而受到演奏家们的喜爱。乐曲层次清晰、情意贴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可谓优秀的唢呐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