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亭相会》
在最近的网站上看到《花亭相会》原是本戏《对玉杯》中的一折,对于这个本戏,可能看到过的不多,但对这一折戏,广大戏迷已经非常熟悉的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折常演常新,久演不衰,演员愿演,戏迷爱学,“大叫板”常唱、也不知演了几百年的秦腔名戏。
在《秦腔乱弹网》第三次网络秦腔知识大赛试卷中有一问答题:你给不了解秦腔的朋友推荐秦腔,你首先推荐那出戏?本人就不加思索的写上了《花亭相会》。因为这折戏,我体会有八个方面的戏曲艺术美,一是演员扮相美;二是唱词编的美;三是板式组合美;四是唱腔听着美;五是叫板声腔美;六是道白韵白美;七是艺术造型美,八是故事情节美。
我看这折戏记不清看了多少场次,但在年限上却跨过了半个世纪之多,对这折戏的全部唱词数十年前,就背诵如流。现在以目前广为戏迷赞赏的已故名家任哲中、苏蕊娥演唱的音频及当前李小峰、张宁演唱的视频作为范本,对这折戏的八个戏曲艺术美做一简要阐述,与戏迷们共同鉴赏与商榷。不妥之处,诚望指正。
一、演员扮相美:在戏曲谚语中有“吃饺子吃馅,看戏看旦”。这说明看戏是为了视觉上和听觉上的美的享受。传统戏曲的着装与化妆与戏曲本身一样,同样是源于生活高于生话,带有一定的夸张性。这折戏是一对青年男女角色,先不说在剧情中的相互关系,就从扮相、着装来讲,一个是年轻的新科状元,头戴驸马红花套翅乌纱帽,身穿大红男蟒袍,足蹬黑筒白底朝靴;一个是相府小姐的丫环,同样在头面化妆及着装配色上更为讲究而华美。五十年前的任哲中、苏蕊娥《花亭相会》与目前李小峰、张宁的扮相同样可以媲美,只可惜由于那时的科技水平未能留下精美的视频。其实任与苏也是当时舞台上的美男倩女,你也可以看看他们的青春照。
二、唱词编的美;这折戏以唱为主,除了中间男主角有一大段道白之外,可以说是一唱到底,全折戏共有唱词一百八十多句。唱词最大的特点虽然是以“中东”辙为主,但也有“言前”、“怀来”及“江洋”辙,不但没有一韵到底,就是上下句大都不是同一辙韵。例如前十句唱词,“前边儿走的高文举,后边儿紧随张梅英。高文举偷眼把她看,张梅英后边观貌容。观丫环好像梅英姐,观状元好像高学生。这才是柳叶弯眉杏子眼,连自己的人儿也认不清。高文举打坐花亭上,张梅英提衣跪流平。”
五个上句的最后一字依次是:举、看、姐、眼、上,下句依次是英、容、生、清、平。上句与下句不是同韵,但全是仄声,下句归“中东”辙,且全是平声。正因为如此,所以虽不是同韵,但唱起来却非常上口。其它的唱段虽然是韵辙多变,但同样唱起来朗朗中听。同时唱词虽说以叙事为主,但不乏有抒情之句,如从“高文举读书一更天”一真说到五更,岂不是最好的抒发夫妻相依相爱之情。从而这折戏时一至当今,戏迷们对于全折戏的唱词,并没提出过太多疑义和修改意见,就充分说明唱词编的好。
三、唱板组合美;在本折戏中,充分展示了秦腔音乐板式的丰富多彩。依据场景及人物的情感变化,采用不同的板路,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苦、欢音调,不同的起板和落板,不同的板式相互衔接,这一切都比较完美,板式从头到尾依次是:第一段为一人一句旁唱(背唱)的苦音慢板转二六板,以“张梅英提衣跪流平”齐板落板,并作为道白的前提;第二段为紧二六起板,以第三句“奴家住涿州在范阳”二六扎板“扎掉”,便于静场道白;从第四句又是苦音慢板,转为二六板后,中间有两处落二六歇板,最后以“我咬他一口问一声”为二六留板结束;第三段男声唱“听罢言来问罢信”为苦音二导板起板,转二六板,中间有一句落歇板,最后以二六留板结束;第四段从“下跪的状元是那个”为苦音二六板,是二人问答式的对唱,每人唱一个上下句,或几句,中间有几次二六留板结束,并即时叫板并起板,最后仍是二六留板结束;最后一段“恩姐不必两泪汪”是欢音带板起板并转紧垛板,最后以代板荒板结束,即“姐弟夫妻把计定”先扎住,“包相爷堂上(打 仓打 仓打 仓)把冤鸣”。这些完美相互组合衔接的板式,给听众以明显的节奏快慢感,抑扬顿挫感,喜怒哀乐感等美的感受。
四、唱腔听起美;在唱词和板式组合衔接确定之后,欣赏唱腔实际是欣赏不同的演员的声乐腔调。从网上的发贴,可以看出有的人爱听任哲中、苏蕊娥的,有的人爱看李小峰、张宁的。相对来讲喜欢听前者的较多,同时这出戏女声唱腔相对较多,因而,欣赏女声的唱腔是主要的。在这里还是以任哲中、苏蕊娥的音频为主来欣赏和分析唱腔。
苏蕊娥,虽然英年早逝,但却是号称秦腔“坤伶皇后”的一代名家,她不但扮相十分俊美,而且声腔有一种天赋的音色美,听起来甜润清脆,在这折戏中你只要认真听、反复听,都能听出她的每句唱腔与众不同的韵味。她的独特唱腔,主要表现是:声乐纯真自然,高音挺拔俊秀,中音舒展平和,低音细腻缠绵,假声光彩明亮;彩腔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拖腔俊逸飘洒,婉转动听。在这里仅举几个唱句:“后边儿紧随张梅英”及“我的父人称张百善”,这是慢板的两个上句,但上三腔(即上句末)落音和拖腔不同,特别是“我的父人称张百善”落在了7音及相应的拖腔,这个落音不常见(在《走雪》中有一句),在这里分外好听,同时过门也是与之相应的过门。 另外举两句二六板为例:一句是“自幼儿配夫高文举”及“高文举读书到五更”,不防听听。总之她的每句都值得品味。
任哲中名家在这折戏中的唱腔也是精彩绝伦,由于他的唱腔以中路秦腔为主,又博采了东、西路秦腔的长处,从而旋律流畅,结构完整,抑扬有度,高低有节,鼻腔共鸣,起伏跌宕,音质宏厚,别有韵味。这折戏中的名唱段“听罢言来问罢信”,也是久唱不衰,很多戏迷都喜欢学唱这一段,就是佐证。在这里值得特别强调和欣赏的是“马鞍桥”腔型(也称送板腔型),也就是 “把你家女儿另许人。是何人把我的家书改,害的我姐弟夫妻不相逢。”这三句,两个二六板中间加了一句慢板(上句)作为过度,并在语义及表情方面又有一定的强调,是一种从板眼到字位构成了极富节奏顿挫特定唱腔型。它的美妙之处,只能戏迷自己去聆听体会了。
五、叫板声腔美;《秦之声》栏目的戏迷大叫板,大家都很熟悉了,可是什么是“叫板”,怎样叫板,不见得大家都完全清楚,而《花亭相会》可以让你欣赏到“叫板”声腔大荟萃。
所谓“叫板”,就是由演员(剧中人物)叫起某种板式,再由板师起奏“开板锣鼓”(板头铜器),文场接奏“起板过门”(开头过门)以便演员的演唱。叫板也是戏曲的一种声腔艺术,秦腔则应用的更多,听叫板声腔既是剧情的须要,又是声乐和器乐合弦的过程。对观众来讲也是一种欣赏,可是现在应用的太少了,名为“大叫板”,实际上不但没有叫板,有时把第一句唱词都节省掉了。
在任哲中、苏蕊娥二位已故名家演唱的这折戏中,充分应用了叫板声腔,统计了一下,共有十一次叫板,其中女声七次,男声四次。有紧二六叫板腔,苦音慢板叫板腔,歇板(游弦)后的叫板腔,二六留板后的叫板腔,苦音二导板的叫板腔,欢音代板叫板腔。这十一次叫板中有语调叫板、腔调叫板、有声叫板和有字叫板。各种叫板声腔美与不美,还是自己边听边去感受,这种美只能体会,不好言语表达。
六、道白韵白美;戏曲的四大功是“唱、念、做、打”。常言说千斤念白四两唱。说明道白的重要性。秦腔习惯把“韵白”、“方言白”称为“道白”、“说白”、“白口”,而把“上场引子”,“坐场诗”,“下场诗”,“扑灯蛾”,“道歌”,“板歌”称之为“念白”。
《花亭相会》这折戏虽然以唱功为主,但还是各有一段十分精彩的道白和念白,特别是“昔日梁王好贤,子贡先生好善,君臣二人约在都岗寺院饮酒玩棋。饮酒玩棋中间,忽然长随一小官禀道:言说是子贡先生的乡里求见。子贡先生听得其言,低头不语,闷闷不乐。梁王问道,言说是卿呀!啊哈卿呀!你和寡人一处饮宴,因为何事,低头不语,闷闷不乐。子贡先生言道:臣和我主一处饮宴,忽然长随一小官禀道,言说是臣的乡里求见,臣有心迎见我那乡里,臣我有慢君之罪,臣有心不去迎见我那乡里,诚恐慢待了我那乡里,因而低头不语,闷闷不乐。梁王乃是大贤,急忙放赦。君臣二人手拖手,肩靠肩,在都岗寺院,游走了数回,不见子贡先生的乡里,梁王问道,言说是卿呀!啊哈卿呀!怎不见你的乡里。子贡先生言道,要问臣的乡里,我主你往大佛殿下瞧,穿亵衣,戴小帽,那就是臣的乡里。梁王将子贡先生乡里看了一遍,观见衣不遮体,貌不雅人,仰面朝天,合掌大笑,笑得子贡先生满脸通红,抓笔在手留诗一联,上写:美不美,泉中水,亲不亲,故乡人,香花不离底生草,乡里见了乡里亲,官去衙门在,水流石头存,离家三五载,焉有不亲人。住城住乡,乡里与我缓缓的讲来。 ”这段道白经任哲中名家之口,一气呵成的道白出来,实在韵味十足的韵白精品,可是目前有的折戏的演唱中把这段道白省略掉了。李小峰、张宁的演唱,不知是道白不出来高水平,还是时间的关系,竟把这么好韵白词,全部省掉了,不能不是这折戏视频戏的遗憾。
最后的下场的念白诗,(高念):高文举上京求官,(张念):张梅英多受磨难,(高念):幸喜姐弟重相见,(张念):兄弟呀!玉兰扇坠万古流传。(高念)哎呀好!好一个玉兰扇坠万古流传。姐姐下面请!
虽说是一人一句,但也是以精彩的念白结束了全折戏。
七、艺术造型美;戏曲的表演过程中,无时不在亮相(造型),目的犹如在播放视频时,来一个定格,让观众能从瞬间的静止中欣赏戏曲舞台艺术美。例如:有的武打的场面,在对打、或独舞的过程中随着演员的动作的暂时突然截止,及文武场面的停歇,舞台上的一切好像都为之凝固,这是静的美,可以说是静反而胜于动。观看李小峰与张宁的电视演出版本的最后,二人在戏曲的终场来了个艺术造型(亮相)。本人以为这也是表现戏曲艺术美的一个创新。
八、故事情节美:《花亭相会》虽说是《对玉杯》本戏中的一折,但本出戏,通过两个主要角色的唱、念,进行叙事和抒情,把整本戏的故事情节,已经讲述的再透彻不过了。从而可得出结论:这既是这出戏艺术价值之所在,又说明为何常演常新,久演不衰的原因,更从反面阐明了为何它的本戏没有流传下来的理由。
总之一出戏曲的艺术价值及艺术美,只能在反复的听、看的欣赏过程中逐步体会。建议大家将这折戏的音频考在自己的MP3中经常听,反复听,直到听的把这折戏(包括唱词、板式、唱腔)都背下来了,你就明白这折戏为何流传了上百年,而且还将继续流传下去的道理。